2019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共计8项,科研经费38.4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即尚亚宁教授主持的“美国馆藏中国工合运动(1038-1951)英文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即彭广陆教授主持的“日源新词多视角研究”;省部级一般项目6项。另外横向项目3项7万元。荣获省级奖励1项(二等奖),厅局级奖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与美国美亚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国际性学术刊物《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学报》已完成第四卷第一期的出版,第二期正在出版印制中。
本年度,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权威论文5篇,核心论文14篇,出版A级专著3部,B级专著2部,学术译著5部,非学术译著4部,工具参考书1部,编著教材4本(修订3本),完成《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的出版,13辑校对待印和14辑的组稿工作。此外每周举办语言与心智沙龙1场,其他学术沙龙10场。
2018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共计8项,科研经费139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分别为李琳副教授主持的“俄罗斯重塑‘苏联记忆’与重建国家认同的历史鉴戒研究”、戴琨副教授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研究”、史曼博士主持的“致使交替现象的汉日对比研究”、王一博士主持的“法国藏学发展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即孟霞教授主持的“俄罗斯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陶源教授主持的“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史”;另有省部级一般项目4项。
学院与美国美亚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国际性学术刊物《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学报》已完成第二卷和第三卷。
本年度,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8篇,其中权威论文4篇,核心论文14篇,出版A级专著3部,B级专著2部,学术译著2部,非学术译著2部,外文工具参考书5部,编著教材6本,出版论文集2本;完成《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的组稿工作。此外每周举办语言与心智沙龙1场,其他学术沙龙6场。
本年度学院举办“外国语学院著名专家学者系列讲座”,邀请近二十位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此外,学院还举办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讲座和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论坛等系列讲座。
2017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共计8项,科研经费96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立项,分别为曾汉辰博士主持的“汉藏交流背景下的帕木竹巴•多杰嘉波与12世纪帕竹噶举教法的兴起及东传研究”、杨晓华博士主持的“梵文佛传LALITAVISTARA与汉藏蒙译文比较研究”、贺俊杰教授主持的“基于汉语音韵及方言事实的形式音系学共时与历时接面研究”。另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即白靖宇教授主持的“外国传教士在华科技文献翻译活动研究(1582—1911)”。省部级一般项目4项;权威论文7篇(其中B级3篇,C级1篇,D级2篇,E级1篇),核心论文(F级)8篇,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
学院与美国美亚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国际性学术刊物《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学报》目前已进入该刊物的第二期编发阶段。
学院组织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系列讲座,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三十余位;积极营造科研和学术氛围,推动学院教师申报各类各层级课题;举办青年学术沙龙近十场,提高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积极性。
2016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共计13项,科研经费275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立项,数目大幅度增长,取得学院近年来最好成绩:国家社科一般项目6项,分别为孟霞教授主持的“汉俄翻译中的同义转换能力研究”、郑元会教授主持的“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跨语言表述的意义建构研究”、李艳教授主持的“历史语言学理论研究(1960-2010)”、郭瑞芝副教授主持的“美国产业工会运动研究(1869-1955)”,刘庆松副教授主持的“弥尔顿作品中的有机共同体思想研究”;石岩刚博士主持的“第巴桑结嘉措时期(1679—1705)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政治关系研究”。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为许赛锋博士主持的“人种意识与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项,分别是陶源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俄文版、操林英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英文版。另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为刘全国教授主持的“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李琳副教授主持的“一带一路”西北沿线省俄语教育实证分析与教育规划研究。陕西省人文社科项目2项,为吴晶博士主持的“索尔贝娄的伦理学研究”和许赛锋博士主持的“侵华时期日本对延安政权的认识演变研究”。
本年度,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2部,其中专著1部,教材7部,非学术译著4部;出版《跨语言文化研究》,完成第11辑和第12辑的组稿工作。此外,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每周举办语言与心智沙龙1场,同时举办外国文学、跨语言文化交际、语言与跨文化交流3个系列的学术沙龙8场。
2015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共计12项,科研经费243.5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立项,数目大幅度增长,取得学院近年来最好成绩:国家社科一般项目5项,分别为孙立恒副教授主持的“蕾•阿曼特劳特‘见证诗歌’与诗论研究”、曹婷副教授主持的“日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席卫国副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现代性出现与晚清旅日学者•留学生关系研究”、王艳滨博士主持的“构式视角下的汉语动量组配认知研究”,以及刘全国教授主持的“免费师范教育的改革路径与监测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3项,分别是曹婷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史念海著)”、高芬副教授主持的“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李强著)”和马珂副教授主持的“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王晖著)”。另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3项,分别为张义宏老师主持的“英语世界的《金瓶梅》译介与研究项目”、杨冬敏博士主持的“中、美、澳三国翻译资格考试效度对比研究”和贺敏老师主持的“十九世纪英国文献中土耳其形象的百年变迁”;陕西省人文社科项目1项,即刘庆松博士主持的“盛唐讨英译与盛唐气象关系研究”。
本年度,王启龙教授的“中国藏学史(1950-2005)”荣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共3项,其中张京鱼教授的“语义突显层级模式与致使结构的二语习得”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张亚婷教授的“《坎特伯雷故事》中国的‘不合适’的母亲”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及王翠的“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俄汉语序对比研究”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本年度,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SCI论文2篇,权威期刊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6余部;出版《中外语言与文化论丛》第一辑(9部);《跨语言文化研究》第9辑、第10辑。此外,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张韧教授常年坚持每周主持一场“语言与心智沙龙”。
2014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15项,科研经费152.2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王启龙主持的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典整理与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王西强主持的中国大陆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和张京鱼主持的母语为英语和突厥语的汉语学习者对动结式的二语习得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1项(徐晓敏主持的二十世纪前期美国华裔汉学家翻译研究项目)、陕西省人文社科项目3项(分别为郭英杰主持的唐代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互文性研究项目、徐晓敏主持的二十世纪前期英美华裔汉学家翻译研究项目和李琳主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与面向中亚的陕西高素质俄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
本年度共发表各类论文62篇,其中A&HCI论文2篇,权威期刊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4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0余部。
2013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19项,科研经费73.1余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陶源主持的基于俄汉平行语料库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本翻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2项(分别为王翠主持的俄语与汉语的类型学比较研究项目,孙静怡主持的国家反邪教话语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郑元会主持的TAPs翻译教学应用研究项目)、陕西省人文社科项目4项。
本年度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共3项,其中王茂金,戴静婧(学生)的Chinese forbearance ethos disclosing selfing and othering in stereotyping modeling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李艳的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及戴琨,游旭群,晏碧华的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获得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本年度共发表各类论文125篇,其中AHCI论文1篇,权威期刊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0余部。
2012年度
本年度科研立项总数为19项,科研经费达30余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张亚婷主持的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李文革主持的文学研究会的翻译文学及其影响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2项(分别为王西强主持的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1977-2011)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王昉主持的高考自主命题条件下英语测试质量控制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陕西省人文社科项目2项,横向课题5项,其中境外合作项目1项。
本年度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共3项,其中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项,获得者:戴琨(独立完成)。
本年度共发表各类论文114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0多部。
近年来省部级项目立项情况(2013-2019)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主持人 |
获批时间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
|||
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典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招标项目 |
王启龙 |
2014 |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
|||
美国馆藏中国工合运动(1938-1951)英文史料搜、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 |
尚亚宁 |
2019 |
青藏高原考古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 |
戴琨 |
2018 |
俄罗斯重塑‘苏联记忆’与重建国家认同的历史鉴戒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 |
李琳 |
2018 |
法国藏学发展史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 |
王一 |
2018 |
致使交替现象的汉日对比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
史曼 |
2018 |
基于汉语音韵及方言事实的形式音系学共时与历时接面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
贺俊杰 |
2017 |
汉藏交流背景下的帕木竹巴多杰嘉波与12世纪帕竹噶举教法的兴起及东传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曾汉辰 |
2017 |
梵文佛传LALITAVISTARA与汉藏蒙译文比较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杨晓华 |
2017 |
汉俄翻译中的同义转换能力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孟 霞 |
2016 |
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跨语言表述的意义建构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郑元会 |
2016 |
历史语言学理论研究(1960-2010)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李 艳 |
2016 |
美国产业工会运动研究(1869-1955)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郭瑞芝 |
2016 |
弥尔顿作品中的有机共同体思想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刘庆松 |
2016 |
第巴桑结嘉措时期(1679—1705)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政治关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石岩刚 |
2016 |
蕾•阿曼特劳特‘见证诗歌’与诗论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孙立恒 |
2015 |
日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曹 婷 |
2015 |
中国文学现代性出现与晚清旅日学者•留学生关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席卫国 |
2015 |
构式视角下的汉语动量组配认知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王艳滨 |
2015 |
免费师范教育的改革路径与监测体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刘全国 |
2015 |
中国大陆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王西强 |
2014 |
母语为英语和突厥语的汉语学习者对动结式的二语习得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张京鱼 |
2014 |
俄汉平行语料库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本翻译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
陶 源 |
2013 |
人种意识与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青年项目 |
许赛锋 |
2016 |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俄文版 |
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陶 源 |
2016 |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英文版 |
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操林英 |
2016 |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
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曹 婷 |
2015 |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高 芬 |
2015 |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马 珂 |
2015 |
省部级重大项目 |
|||
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重大项目 |
刘全国 |
2016 |
省部级一般项目 |
|||
日源新词多视角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
彭广陆 |
2019 |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非常规主语构式认知机制研究 |
陕西省社科项目 |
王立永 |
2019 |
汉语会话叙事标记的语义缺省及其语用功能研究 |
陕西省社科项目 |
朱冬怡 |
2019 |
西方跨国民族理论及其对我国民族研究的影响 |
国家其它部委项目 |
樊静 |
2019 |
西安形象在“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话语建构研究 |
西安市社科项目 |
宋晓婧 |
2019 |
”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
戴琨 |
2019 |
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历史书写研究 |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
董洁 |
2019 |
对大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因素——焦虑的教学干预策略研究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唐麦玲 |
2018 |
西北工合运动(1938-1945)英文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 |
陕西省社科项目 |
尚亚宁 |
2018 |
俄罗斯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
教育部其他项目 |
孟霞 |
2018 |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8年特别资助 |
国家其它部委项目 |
杨晓华 |
2018 |
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往来公文书翻译史研究 |
国家其它部委项目 |
石岩刚 |
2018 |
中美职前教师思辨性和创新性思维比较研究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陈蕾 |
2018 |
中国和俄罗斯人文交流史 |
教育部其他项目 |
陶源 |
2018 |
西安“八办“中国工合运动英文文献翻译、整理与研究 |
西安市社科项目-重大项目 |
尚亚宁 |
2018 |
西安市国际化语言环境规划与建设研究 |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
王勤 |
2018 |
外国传教士在华科技文献翻译活动研究(1582-1911)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
白靖宇 |
2017 |
“一带一路”西北沿线省俄语教育实证分析与教育规划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
李 琳 |
2016 |
TAPs翻译教学应用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
郑元会 |
2013 |
英语世界的《金瓶梅》译介与研究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张义宏 |
2015 |
中、美、澳三国翻译资格考试效度对比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杨冬敏 |
2015 |
十九世纪英国文献中土耳其形象的百年变迁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贺 敏 |
2015 |
二十世纪前期美国华裔汉学家翻译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徐晓敏 |
2014 |
俄语与汉语的类型学比较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王 翠 |
2013 |
国家反邪教话语的跨学科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孙静怡 |
2013 |
索尔贝娄的伦理学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吴 晶 |
2016 |
侵华时期日本对延安政权的认识演变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许赛锋 |
2016 |
盛唐讨英译与盛唐气象关系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刘庆松 |
2015 |
唐代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互文性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郭英杰 |
2014 |
二十世纪前期英美华裔汉学家翻译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徐晓敏 |
2014 |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与面向中亚的陕西高素质俄语人才培养研究 |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
李 琳 |
2014 |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
陕西省教育规划项目 |
操林英 |
2013 |
人文主义与文化批评——萨义德文化批评思想研究 |
陕西省社科项目 |
张春娟 |
2013 |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模糊限制语多维对比研究 |
陕西省社科项目 |
操林英 |
2013 |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 |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
戴 琨 |
2013 |
“美国梦”“中国梦”与“陕西梦”的互文性研究 |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
郭英杰 |
2013 |
近年来高层次获奖情况(2013-2019)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主持人 |
获奖时间 |
国家级奖项 |
|||
吐蕃告身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 |
王启龙 |
2018 |
中国藏学史(1950-2005) |
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
王启龙 |
2015 |
省级奖项 |
|||
藏汉英三语教育研究 |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刘全国 |
2019 |
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与远东想象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张亚婷 |
2019 |
中西融通与文学互鉴:曾朴、曾虚白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王西强 |
2019 |
20世纪中美诗歌比较研究新视野:基于互文与戏仿的艺术考察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郭英杰 |
2019 |
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孟 霞 |
2017 |
顺应论视角下的模糊语言翻译研究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陶 源 |
2017 |
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张亚婷 |
2017 |
语义突显层级模式与致使结构的二语习得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张京鱼 |
2015 |
《坎特伯雷故事》中国的“不合适”的母亲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张亚婷 |
2015 |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俄汉语序对比研究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王 翠 |
2015 |
Chinese Forbearance Ethos Disclosing Selfing and oOthering in Stereotyping Modeling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王茂金戴静婧 |
2013 |
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李 艳 |
2013 |
拥挤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影响因素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戴 琨 游旭群 晏碧华 |
2013 |